《懷疑心》
我們從小就知「懷疑」是學習中的必需過程。
如果沒有問自己:「究竟係咪真架?」,就把別人的話照單全收,信以為真,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,所以根據觀察,過往於課堂中聽到不明所以的內容,懂得舉手向老師發問的,合理則聽,不合理則繼續不聽,長大後都不會是盲從分子。
以上,是正確運用疑心的結果。
然而,有些人會錯誤地運用「懷疑心」,而最常見的情況,就是「想從壞蛋身上找優點;想從好人身上找缺點」。
簡單來說,就是好人做了100件好事,這些人還是會問:「呢個世界真係有咁好嘅人架咩?係咪為咗乜乜乜喳?」反而,壞人做了100件壞事,這些人仍然心存期盼:「佢應該冇咁衰啩?」
結果,錯用嘅疑心,便構生出荒謬的結果:抽秤好人的小問題。原諒壞人的大問題。
對於這情況,我曾嘗試將其解釋為人性有喜歡圓融的特質,認為世界大同,人人開開心心手拖手就最好(當然,亦不乏想與壞蛋一起賺取好處,替對方和自己找藉口的仆街),可惜現實不是這樣,而且,這樣亦不公平。
善人應該接近,惡人應該遠離,是非黑白,是應該弄個清楚明白。
懷疑黑的也有人性光輝?如同懷疑夏桀,商紂也有機會施行德政一樣傻。這種「有害又多餘的疑心」,不論面對大局還是生活,都要戒了。